火災風險評估類型
根據評估對象的不同,火災風險評估可分為以下四類: 1、以某個區域為研究對象,評估城市或某個區域的火災風險,建立該區域的火災分布,為城市配置合理的公共建筑設計、為指揮者確定滅火救援出動方案提供yi療建筑,進而為城市和區域的綜合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決策支持。 2、以單體建筑物為研究對象,評估建筑物內部的生命和財產風險,為建筑物的消防設計提供依據。 3、以企業為研究對象,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,預測火災、爆炸等事gu發生的可能性,使建設方、使用方和消防管理部門能夠較為準確地認識其消防安全風險,進而針對的提出消防對策,降低火災風險,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。 4、以大型公共活動為對象,針對建筑本身、臨時活動場所、活動項目等可能存在的火災風險進行分析,通過合適的方法和手段將火災危害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。
根據評估對象的不同,火災風險評估可分為以下四類: 1、以某個區域為研究對象,評估城市或某個區域的火災風險,建立該區域的火災分布,為城市配置合理的公共建筑設計3071力量、為指揮者確定滅火救援出動方案提供yi療建筑836,進而為城市和區域的綜合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決策支持。 2、以單體建筑物為研究對象,評估建筑物內部的生命和財產風險,為建筑物的消防設計提供依據。 3、以企業為研究對象,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,預測火災、爆炸等事gu發生的可能性,使建設方、使用方和消防管理部門能夠較為準確地認識其消防安全風險,進而針對的提出消防對策,降低火災風險,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。 4、以大型公共活動為對象,針對建筑本身、臨時活動場所、活動項目等可能存在的火災風險進行分析,通過合適的方法和手段將火災危害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。
第1部分為大家介紹區域消防安全評估方法與技術要求。 首先評估原則有三: 1、系統性原則。 2、實用性原則。 3、可操作性原則。 其次評估流程包括:信息采集-風險識別-評估指標體系建立-風險分析與計算-確定評估結論-風險控zhi。其中:風險識別分為客觀因素、人為因素,客觀因素又分為氣象因素引起火災、電氣引起火災和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災。人為因素分為用火不慎、不安全吸yan和人為縱火引起的火災。 需要注意的是: 消防站建設應滿足“普通消防站不宜大于7Km2;設在近郊區的普通消防站不應大于15Km2?!币部舍槍Τ鞘械幕馂娘L險,通過評估方法確定消防站轄區面積。第二部分為大家介紹的是建筑火災風險分析方法與評估要求。 首先是評估目的: 按照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式的不同,又可分為一般目的和特定目的。 所謂一般目的的評估是指建筑的所有者、使用者自身出于提高建筑消防安全程度的需要,采取建筑火災風險評估方法,更為精細地管理建筑消防安全問題。 主要包括兩點: 1、查找、分析和預測建筑及其周圍環境存在的各種火災風險源,以及可能發生火災事gu的嚴重程度,并確定各風險因素的火災風險等級。 2、根據不同風險因素的風險等級,結合自身經濟和運營等的承受能力,提出針對性的消防安全對策與措施,為建筑的所有者、使用者提供參考依據,zui大限度地xao除和降低各項火災風險。 所謂特定目的的評估是指建筑的所有者、使用者根據消防法規的要求,必須進行的建筑火災風險評估。特定評估時,消防部門通常會提出一系列要求,有時也會制定參照的方法和標準。 除了包含一般目的的評估內容外,對所有者、使用者的經濟和運營承受能力的判定需要與消防主管部門進行協商。對于存在高風險的建筑,消防主管部門有時可以根據情況采取停產、停業、停止運營等qiang制措施。 評估的內容分為以下四點: 1、分析建筑內可能存在的火災危險源,合理劃分評估單元,建立quan面的評估指標體系。 2、對評估單元進行定性及定量分級,并結合zhuan家意見建立權重系統。 3、對建筑的火災風險做出客觀公正的評估結論。 4、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對策及規劃建議。 評估流程為: 信息采集-風險識別-評估指標體系建立-風險分析與計算-風險等級判斷-風險控zhi措施。第三部分介紹的是消防性能化設計的適應范圍。 以下情況不應采用性能化設計評估方法: 1、guo家法律法規和現行guo家消防技術標準qiang制性條文規定的。 2、guo家現行消防技術標準已有明確規定,且無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。 3、居住建筑。 4、教學建筑、幼兒園、托兒所、老年人建筑、歌舞yu樂游藝場所。 5、室內凈高小于8.0m的丙、丁、戊類廠房和丙、丁、戊類倉庫。 6、甲、乙類廠房、甲、乙類倉庫,可燃液體、氣體儲存設施及其他易燃易爆工程或場所。
第四部分介紹的是建筑消防性能化設計的基本程序與設計步驟。 首先來看六項基本程序: 1、確定建筑的使用功能、用途和tag_1的適用標準。 2、確定需要采用性能化設計方法進行設計的問題。 3、確定建筑的消防安全總體目標。 4、進行消防性能化防火試設計和評估驗證。 5、修改、完善設計,并進一步評估驗證,確定性能是否滿足既定的消防安全目標。 6、編制設計說明與分析報告,提交審查與批準。 其次來看設計步驟: 1、確定性能化設計的內容和范圍。 2、確定總體目標、功能要求和性能判據。 3、開展火災危險源識別。 4、制定試設計方案。 5、設定火災場景和疏散場景。 6、選擇工程方法。 7、評估試設計方案。 8、確定最終設計方案。 9、完成報告,編寫性能化設計評估報告